BIM(建筑信息模型化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下 称“BIM”)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这个房地产建造的硬科技正在刷新房地产时代新纪录。
在过去建造的诸多超高层建筑中,依靠传统的“角尺加图纸”建筑工程模式,设计、施工和管理去完成这一“超级工程”到底需要多少费用叫人不得而知。如果采用 BIM 技术至少为建造方节省大量的时间与投入成本,由于 BIM 技术为施工提供了精确的数据,从而大大减少返工和材料浪费。更重要的是实现建筑项目设计、施工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更好地解决超支、逾期、节能及生产率低下等问题。
目前已经在上海世博园区、迪士尼、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美国奥克兰国际机场、悉尼歌剧院改造及巴黎圣母院重建等一些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中都有推广应用,是建筑从“建造”迈向“智造”的关键一步。
可视的数字模型
目前,BIM 成为国内建筑业关注较多的话题之一。关于其政策相继出台,2015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2015〕159 号印发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后,全国 20 多个省市出台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指导意见,极大地推进了BIM 的应用。BIM 技术正逐步得到建筑行业从工程技术人员到管理者的认知、认可及采用。
“我国的 BIM 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仍然处于实现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前期阶段。现阶段 BIM 技术的推广参与方还是以国企施工单位、软件商为主,以各类试点项目为依托,高速积累相关的 BIM 应用经验。” 中国二十冶 BIM 中心负责人对《中国房地产金融》表示。
该负责人认为 BIM 技术与工程管理处于一个磨合期,BIM 系列软件各式各样,缺乏一个相对统一、本地化的集成平台。
通过未来3至5年的应用和积累,以及国家各类 BIM 标准的出台,政府高标准要求、本地化平台的研发、建设参与各方的协作、建筑业人员素质的普遍提升等,BIM 技术将助力建筑业精细化管理,势必会推动我国整个建筑业的转型。
过去二维 CAD 技术是将建筑师、工程师们从手工绘图推向计算机辅助制图,实现了工程设计领域的第一次信息革命。但是此信息技术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是断点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之间没有关联,从整个产业整体来看,信息化的综合应用明显不足。
毫无疑问,BIM 技术的发展是在CAD 取代手绘板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其核心的价值在于在建筑体系内形成了一个三维可视化的信息化协同平台。
中国二十冶 BIM 中心负责人还告诉《中国房地产金融》,BIM 三维可视化简单、清晰地解决建设方与设计方之间对构筑物的定义,解决设计方与施工方对设计意图及施工图纸的理解,解决了施工方与施工队伍关于复杂方案的技术交底等问题。
其次,BIM 模型赋予厂家、设计、施工、运维等各类信息,在整个建设全生命周期之间的传递,实现了信息共享,解决了绝大部分扯皮推诿的现象。“利用 BIM 技术实现协同管理对于整个工程建设有着巨大的意义。从参与多方而言,实现一个工程,一套系统,统一标准,分配权限,制定流程是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的必备条件。”上述人士表示。
有数据显示,近年 BIM 全球市场规模保持约 19% 增速,去年中国 BIM市场规模增长超 40%,国内 BIM 软件专业市场规模将超 2000 亿元,包括相关产品、咨询、培训和运维等,应用覆盖建筑、道路、市政、轨道交通、船舶等多个领域,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带动产业规模超过万亿元。
显然,BIM 在国内建筑业形成一股热潮。除了前期软件厂商的大声呼吁外,政府相关单位、各行业协会与专家、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科研院校等也开始重视并推广 BIM。
对此,中国二十冶 BIM 中心负责人认为:“ BIM 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离不开建筑业内参与各方的共同协作,从国家、政府层面,需要制定标准、出台政策,规范引导 BIM 技术良性的发展。”
上述人士还强调,从各行业协会与专家层面,需要提供一个 BIM 技术竞赛、交流的平台,让业内形成一个有竞争力、有提升的 BIM 发展的环境。
从设计单位层面,需要提高设计质量、提高协同设计能力,逐步实现 BIM 三维正向设计。
“施工单位需要将施工过程产生的信息添加到 BIM 模型或者平台中,从而将施工管理过程流程化并将管理过程留痕;通过快速提取 BIM 模型的工程量,进行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减少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该负责人补充说道,院校需要加入相应的 BIM技术课程,并增加相应的软件操作,培养 BIM 技术人才。
技术落地正当时
实际上,这项被称之为“革命性”的 BIM 技术,其雏形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查克伊士曼(Chuck Eastman,Ph.D.)在 1975 年提出的概念。美国也是较早启动建筑业信息化研究的国家,据悉,2003 年起,美国总务管理局(GSA)通过其下属的公共建筑服务处(Public Buildings Service,PBS)开始实施一项被称为国家 3D-4DBIM 计划的项目。
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英国也在进行类似 BIM 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因为伦敦是众多全球领先设计企业的总部。其中,英国政府要求强制使用 BIM。2011 年 5 月,英国内阁办公室发布了“政府建设战略(Government Construction Strategy)” 文件,其中有整个章节关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目前,英国的设计公司在 BIM 实施方面已经相当领先了。
美国自下而上、市场驱动引领BIM 行业发展,英国政府顶层设计卓有成效,中国是体量最大的建筑市场,也逐渐拉开 BIM 在中国应用的序幕。
在《2011-2015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首次把 BIM 纳入政策文件,并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 2020 年发展目标,在《2016-2020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提出了更丰富的发展方向,建立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等多项国家标准,粤、浙、沪、京等多地也出台了政策。
目前,中国 BIM 软件发展态势良好,但在关键技术自主水平上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中国二十冶 BIM 中心负责人也总结三方面措施:第一,根据国内项目的特点,归纳总结符合中国特色的应用和实施深度标准;第二,要学习国外先进的、优秀的 BIM软件,将其本地化成符合我们操作和应用习惯的软件,进而推广;第三,国内应制定相应的数据交互标准,确保国内的平台数据能进行交互、通用,减少数据的建模工作量,促进数据的共享与互通。
谈及到 BIM 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场景,上述人士提出,BIM 技术发展必将是建筑业一次长期艰苦的革命,未来的发展将引领智慧城市的建造、数字中国的搭建。
该负责人还指出,建筑业在所有行业中信息化程度最低,我国的建筑业管理还是传统的粗犷型管理,产值利润率偏低,提高建筑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项目精细化管理迫在眉睫。
值得注意的是,BIM 技术为项目的生产与管理提供了大量的可供深加工和再利用的数据信息。中国二十冶 BIM 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通过物联网和 GIS,能方便快捷地采集到大量的项目信息,利用 BIM 技术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并进行大数据分析,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提升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与精细化水平,进而提升建筑业的产值利润率。”
(文章来源:BIM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