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鹰动态行业动态媒体报道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打造“大装饰”格局是当下建筑装饰企业最为看重的一盘棋。装饰巨头们纷纷采取措施,或并购、或重组,积极实施“大装饰”战略,推进绿色装饰战略便是其中的一步棋。 


      一个月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下称中装协)向行业优秀企业和技术骨干发出通知,组织编制行业《绿色建筑装饰设计标准》《绿色建筑幕墙标准》《绿色建筑装饰材料标准》《绿色智能家居标准》。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向中装协递交了建议书,绿色系列标准呼之欲出。 


   绿色装饰呼唤绿色标准


  建筑装饰行业做为资源消耗性服务业,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不断提高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态安全水平,以最小的资源、能源代价,为社会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建筑装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建筑装饰行业如何突破传统经营模式所带来的高污染、高能耗等发展桎梏,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所有行业企业面临的问题。“实现转型,推动绿色装饰产业发展,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李秉仁曾在多个场合这样表示。 


  据记者了解,2014年,中装协举办了一系列论坛、演讲,主题都是围绕行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这一关键问题展开研讨的。同时,中装协还组织开展了行业技术标准《绿色建筑装饰装修标准》的编制工作,使绿色发展标准化、法制化,提高了行业从业者队伍对绿色发展的认知水平,增强了节约意识、循环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强化了行业对绿色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晓一也指出,发展节约、低碳、环保的绿色建筑装饰,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是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行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标准呼之欲出


  4月17日,中装协向全国各地协会和会员单位发出了《关于编制全国装饰行业绿色系列标准的通知》,嘉信装饰第一时间递交了《有关编制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绿色系列标准建议书》。 


  建议书从嘉信装饰参与绿色系列标准编制工作的优势、建筑装饰行业现有问题分析、编制工作目的和意义、编制工作计划、编制工作时间表、绿色装饰行业发展规划和实施路径等内容,向中装协提出了《绿色建筑装饰设计标准》《绿色建筑幕墙标准》《绿色建筑装饰材料标准》《绿色智能家居标准》的编写建议。 


  据了解,嘉信装饰联合20多家参编单位共同推动标准编制工作,同时还制定了“1个诚信”“2个支撑”“3个库”“4个系列”“5个标准”的绿色装饰发展战略纲要和实施路径,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咨询机构开展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在绿色建筑、绿色装饰、标准制定和研发应用等领域展开探索与实践。 


  在建筑装饰行业,为实施绿色装饰战略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不在少数。近年来,广田股份不断尝试绿色环保装饰技术,提高了建筑装饰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广田股份作为绿色装饰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使命,成立了业内首家市级绿色装饰技术研发中心,积极研发系列节能环保的生态建材产品,全面推行建筑装饰绿色化、一体化、工业化、智能化及高新技术化等高端领域的发展。 


  绿色装饰发展方兴未艾,绿色系列标准亟待出台。 


   绿色标准 助力“大装饰”格局形成


  打造“大装饰”格局是当下建筑装饰企业最为看重的一盘棋。装饰巨头们纷纷采取措施,或并购、或重组,积极实施“大装饰”战略,推进绿色装饰战略便是其中的一步棋。 


  据记者了解,亚厦股份通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如国外绿色建材技术的发展研究、装饰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节能及环保建筑装饰材料的研究、节能及环保家居产品的研究,以及参与国家及省级相关规范的编制等,一方面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为打造公司的“大装饰”格局添砖加瓦。 


  广田股份近年来积极推进绿色装饰发展战略,大力投入绿色装饰技术研发,深耕住宅精装修等细分市场,不仅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新,还为公司开拓高端绿色装修市场、打造“大装饰”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建筑装饰企业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加大了研发、创新力度,在全面推进中国绿色装修装饰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企业努力实施绿色装饰战略的同时,行业也在积极为绿色装饰的发展铺平道路。去年,中装协组织研讨了多部规范建筑装修装饰设计、施工、部品加工,推动节能、环保、节材的协会标准,首开以标准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的先河。12月举行的中国建筑装饰三十年纪念大会,也对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绿色发展进行了探索。 


                                                                                                                   ---------本文摘自《中华建筑报》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