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二季度例会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点明了当前的两项工作重点:以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助力实体经济渡过眼下难关,以深化中长期改革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经济出现边际改善。但鉴于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仍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外贸、制造业、聚集性消费等行业与企业发展仍面临困难。值此特殊时期,短期纾困实体经济和长期结构性改革这两项工作同样重要,不可偏废。我们既要着力用中短期金融逆周期政策为实体经济纾困,又要注意把握政策的度,不留“后遗症”,不影响长期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对此,我们可以从本次例会的部署中看出政策的长远考虑与深意。
首先,支持实体经济恢复是当下要务。具体到货币政策来说,就是要通过综合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精准滴灌薄弱环节,从而纾困、驰援企业。央行在这方面已做出了充分且多样的安排。会议提出,要继续用好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落实好新创设的直达实体工具,支持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和发放信用贷款。上述工具的良好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在短期纾困的同时,央行也注意把握好政策力度,避免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看到,无论是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还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都强调普惠性、直达性,强调精准滴灌。这就有效提升了政策针对性,避免了大水漫灌,有助于规避“政策后遗症”与流动性泛滥风险。会议指出,要坚持总量政策适度。这就是说,我们将积极、有力帮助实体经济渡过难关,但不会搞无限量的强刺激。这有利于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也为结构优化与长期改革留出了政策空间。
其次,深化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长远不变的目标。为此,眼下我们不能打光“政策弹药”,要为改革留下充足的施展空间和足够多的政策工具。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实体企业则需要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就金融业来说,要努力推动企业融资可得性提升、融资成本降低,长久之计始终在于改革。因而会议提出,要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信用贷款、制造业贷款比重。
同时,更优的金融体系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臾不可放松。会议提出,要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一个层次丰富、功能健全的现代金融体系,能够给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之,无论当下形势多么复杂特殊,我们必须坚持短期纾困与长期改革“两条腿走路”,在保证短期政策力度的同时不打光“弹药”,为改革留足空间,这是我们应该有的政策定力。藉此,我们将能够推动供给体系、需求体系和金融体系形成相互支持的三角框架,促进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